在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暖阳洒下金色光芒,琵琶镇艾家村村间的油菜田仿佛一片生机勃勃的海洋,就在这样如诗如画的春日里,一场承载着乡愁、敬意与春日希望的诗歌朗诵会,在该红色乡情小院温情启幕。作为记者,我有幸参与其中,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这充满意义的一刻。
院坝里,阳光明媚,气氛热烈,村民们围坐一圈,互相谈论着家长里短,小朋友们追逐打闹,叽叽喳喳地等待着清明诗会的开场。不多时,一名小女孩登上舞台,用稚嫩的声音吟诵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她清脆的童声宛如春日里的鸟鸣,为乡村带来了无限活力,同时也拉开了此次诗会的序幕。
接下来,村里孩子们轮番上场,带来了自己准备已久的节目,他们大的有十一二岁,小的只有五六岁。在孩子们朗诵的十几篇诗歌里,既有描绘春日的美景,也有对先烈的歌颂和对故乡的思念。“心怀最深沉的崇敬,我们走进烈士陵园,聆听那血染的碑文......”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一首纪念革命先烈的诗歌《烈士》。“烈士长存,丰碑永恒!”他字字铿锵,简洁有力,把崇敬之情化为朗朗回响,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朗诵结束后,我问其中一个小女孩:“你为什么喜欢这些描写春天的诗呀?” 小女孩眨着大眼睛说:“因为诗里的春天和我们村里的春天一样美,我喜欢我的村子。”同时,朗诵《烈士》的小男孩也语气坚定地说到:“先辈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付出,要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
朗诵,是将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是结合各种语言手段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语言艺术。艾家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村里将朗诵当作群众文化发展的项目之一,希望越来越多的朗诵技巧讲座和群众朗诵活动在基层蓬勃开展。未来,村里将从内容创新、服务优化、技术赋能等多维度入手,持续推动朗诵艺术的发展和普及,培养基层朗诵人才,以此来激发村里群众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热情,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此次艾家村清明诗会正是一次“文化铸魂润村”的具体实践。塑魂与润心相辅相成。塑魂为润心提供了方向和指引,让乡村文化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润心则是塑魂的具体实践和体现,通过实实在在的文化活动和服务,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强化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认同。
这场诗歌朗诵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情感的传递。艾家村通过这样的活动,唤醒了村民心中的乡愁记忆,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让先辈英烈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在采访结束时,我深切感受到,艾家村正悄然以文化为笔,以传承为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相信在未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将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文化之花。(万聪)
编辑:冯方湲
编审:韩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