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锤炼党性修养,近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第58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引入“红色歌剧党课”,采用“音乐+党史”沉浸式教学模式,带领学员在艺术熏陶中感悟信仰力量,在重温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
艺术赋能传薪火,打造“声景交融”的党史课堂
本次音乐党史课以红色歌剧为载体,精选《白毛女》《江姐》《党的女儿》《洪湖赤卫队》《沂蒙山》《八一起义》等经典剧目片段,通过“理论讲解+艺术演绎+互动体验”三位一体的形式展开。科文学院音乐专业教师王文汇和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陈仪、徐晨同学现场演绎歌剧选段,并带领学员参与合唱、朗诵等互动环节,让抽象的理论化为可感可知的艺术表达。学员们在歌声中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峥嵘岁月,在情境中感悟革命先烈的初心使命,在“声景交融”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红色基因强党性,铸就“青春向党”的理想信念
整场音乐党课设计紧扣“学思想、强党性”主线,将歌剧内容与党史理论深度融合。在解析歌剧《党的女儿》时,主讲教师高静教授结合女共产党员田玉梅在白色恐怖下坚守信仰,勇斗叛徒的革命事迹,诠释了“党的女儿”对党忠诚、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通过对《八一起义》的赏析,展现了革命者们坚定的信仰、无畏的勇气和高尚的情操,引导学员们深刻感受那段伟大历史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体悟“义举南昌,赤县曙光”的使命担当。此外,课程还融入“理论溯源”环节,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史,系统梳理红色歌剧背后的历史逻辑与思想脉络。学员们通过对比歌剧中的艺术形象与党史文献中的真实事件,深化了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
学员代表宋昌润同学感慨道:“歌剧中的英雄人物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名字,他们的故事通过音乐变得灵动鲜活,信仰的力量穿透剧情,使人激情澎湃。我们要握紧接力棒,走好奋斗路,交出“有为”的青春答卷。”科文学院党委书记张立荣表示,“红色歌剧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通过艺术化的表达,以视听联动、情景交融的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具感染力。学员们不仅能‘听到’党史,更能‘听懂’党史,增强他们将初心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此次音乐党史课是科文学院创新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方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凸显了学院“以美育促党建,以艺术铸信仰”的“大思政”育人理念。下一步,科文学院党委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持续打造“红色艺术资源库”,开发更多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党课品牌,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注入强劲力量。(戚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