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情景式音乐会中华音乐之路
演 出:吴玉霞、姜嘉锵、李元华、袁中平(特邀)等
国家图书馆经过艰辛的努力,挖掘、整理出珍贵的音乐典籍,其中一些还是难得一见的孤本和善本。经过精心准备,《中华音乐之路》这场大型情景式音乐会将于2月23日在解放军军乐厅首演,届时大家与我们一起重走“中华音乐之路”,耳闻目睹那灿烂辉煌的华夏之声。
一、《大武》
殷代,暴君纣王穷奢极欲,酒池肉林,轻信妲己,激起了百姓的强烈反抗。后来,周武王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西周。百姓用激昂、振奋的乐舞来赞颂新国君,这就是《大武》。
二、诗经《关雎》
春秋战国,男子追求女子,喜欢唱情歌,其中,有一首歌在当时最受欢迎,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关雎》。《关雎》的歌词,出自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三、楚辞《九歌》
端午,中国人要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这都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被流放期间,将民间音乐加工整理,写出《九歌》。该作品包含11首歌,充分体现了楚国盛行的巫文化。
四、《高山流水》(古琴)
人们常说,“知音难觅”。知音的典故,出自古琴名曲《高山流水》。战国时期的古琴大师俞伯牙琴技高超,却无人能懂。直到这天,他遇见樵夫钟子期。钟子期能用语言描绘伯牙所弹的音乐,二人结为兄弟。子期离世后,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琴击祭台,琴破弦绝。
五、《胡笳十八拍》(琴歌琵琶)
汉末,天下大乱。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蔡邕之女蔡文姬,在逃难中被掳入匈奴。后来,曹操以重金赎回蔡文姬。蔡文姬托付侍女照顾她在匈奴生下的孩子,毅然归汉,并将不幸往事写成琴歌《胡笳十八拍》。
六、琴曲《广陵散》
琴曲《广陵散》究竟表现了什么内容,历来说法不一,流传最广的是古代刺客聂政为父报仇的故事。聂政的父亲为韩王所杀。为报父仇,聂政学琴10年。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事后,聂政怕连累母亲,毁容自尽。后来,魏晋名士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遭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广陵散》。
七、《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朝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这首作品源于唐朝皇帝李隆基的一个梦。相传,李隆基梦见自己上天游月宫,听到仙乐奏曲,仙子起舞,醒后据梦写成此曲。贵妃杨玉环率宫女根据此曲排成大型歌舞。表演时,她们穿着绣着羽毛的衣裙,载歌载舞,宛若仙女下凡,令观者目瞪口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元稹、杜牧都是《霓裳羽衣曲》的忠实粉丝。
八、阳关三叠(古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家应该还记得《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唐诗,作者是著名诗人王维。挚友将远去边塞服役,他写下诗篇以表不舍,造就了千古名句。琴歌《阳关三叠》就是根据《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
九、《梅花三弄》
提起《梅花三弄》,很多人也许会联想到琼瑶和台湾歌手姜育恒演唱的同名主题曲。而我们即将听到的《梅花三弄》是一首历史悠久的古曲,讲述了两位古人见面时,不用语言而用音乐交流的故事。相传,东晋“笛圣”桓伊与“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彼此互闻大名。一日,两人偶遇,王徽之请他吹一曲。桓伊立刻下车为他吹了一曲,吹完,便上车离去。过程中,两人始终一言不发。这首笛子曲就是《梅花三弄》,后人将其移植为琴曲。
十、《潇湘水云》(古琴)
南宋末年,元兵南下,国都临安失守,朝廷偏安江南,古琴家郭沔移居湖南。每当郭沔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便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于是,他创作琴曲《潇湘水云》,以寄眷念之情。
十一、《窦娥冤》(元杂剧京剧)
六月下雪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我们习惯用“六月飞雪”来形容一个人受了极大的冤屈。传说元代,民间女子窦娥申冤无门,又被官府判斩刑。刑场上,窦娥说出三桩心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皆应验。元代杂剧家关汉卿根据此传说写成了流传至今的名作《窦娥冤》。该剧因动人的情节、深刻的内涵成为中国十大悲剧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约86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十二、《牡丹亭》(昆曲)
“梦中情人”是指出现在梦中的完美恋人,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可遇不可求。明代,少女杜丽娘就靠着做梦找到了如意郎君——柳梦梅。当然,杜丽娘也非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而是昆曲《牡丹亭》的女主人公,作者为明代戏曲家汤显祖。
十三、少数民族歌舞
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有了更多的交往,他们的歌舞音乐也有新的发展。比如维吾尔族的木卡姆中的“麦西热甫”、藏族的“囊玛”、云南纳西族“白沙细乐”等。
大型情景式音乐会中华音乐之路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