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爱乐合唱团交响合唱音乐会
钱南章 作曲
留德作曲家钱南章,第九届文艺奖得主,四届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得主。他在台北、慕尼黑、旧金山三地的作曲生涯,完成包含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合唱曲、室内乐乃至独唱曲、打击乐等多类乐种。素材来源广泛,从《诗经》到新诗,从民谣小调到民间故事,通古达今,包罗万象。
1975年,首部作品《孤儿行》即参加慕尼黑巴伐利亚广播电台室内音乐会演出。1978年《诗经五曲》更在慕尼黑五十周年新音乐节由慕尼黑爱乐乐团演出。1978年自德国留学回国之后,持续从事作曲及教学工作,曾以《击鼓》、《马兰姑娘》、《佛教涅槃曲》及第一号交响曲《号声响起》四度获得金曲奖最佳作曲人奖肯定,2010年完成歌剧《画魂》等巨作。在长达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其长期努力不懈之创作精神与专业学养,对国内多元艺术环境之发展,有着相当大的贡献;在创作或是理论的开拓上,均可谓现代艺坛的典范。
作曲家钱南章以生命力量坚持持续艺术创作,并积极创造独特且具现代性之风格,臻至卓然成家。他自我期许是个唯美的音乐创作者,坚持走自己的路,以现代音乐的技巧,追求唯美、讲究旋律、重视和声。他用贴近乡土的心,谱出在地的乐音,是台湾地区音乐界难得的作曲人才。
郑立彬
郑立彬是目前台湾乐界深受瞩目且备受好评的指挥家,指挥曲目广泛,音乐诠释深刻,无论是西方经典交响音乐还是当代作曲家新创作品,乐团总是在他的指挥下得到最好的发挥,再加上效率极佳的排练,使他成为最受乐团团员欢迎的指挥家。
出生于台湾高雄,自小学至硕士皆在台湾地区接受完整的音乐教育,郑立彬的成功及活跃也充分证明台湾地区已有能力自行培育出第一流的音乐人才。自幼学习钢琴、小提琴。小提琴先后师事陈主税、杨子贤、林克昌、苏正途等名师,并曾在大师班中受教于梅纽音爵士﹙Sir. Y. Mennuhin﹚。指挥则先后受教于亨利·梅哲﹙Henry Mazer﹚、徐颂仁、陈秋盛等名师,台北艺术大学研究所硕士班第一位主修指挥毕业。2006年3月受邀参加当代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指挥大师班,深获大师的肯定与青睐。
自大学时期,郑立彬就充分展露其指挥的天份及才华,并创立关渡室内乐团,担任团长暨指挥一职。2003年至2004年曾任职于台北市立交响乐团担任助理指挥,负责该团平日排练及音乐会的指挥演出工作,并累积了丰富的指挥经验及演出曲目。除了台北市交外,近年来陆续受邀客席指挥过台湾交响乐团、高雄市交响乐团、长荣交响乐团、台湾国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高雄市国乐团、宙斯爱乐管弦乐团、乐享室内管弦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
2006年起开始将指挥领域跨足于国乐团,深受瞩目,横跨中西乐团的指挥经历及功力,亦属难得。此外,除了中西乐团标准曲目的音乐会之外,郑立彬也十分热衷指挥及推广台湾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尤其担任首席指挥的台北爱乐青年管弦乐团,在他的坚持及计划下,更是尽可能于音乐会中演出台湾作曲家作品。
郑立彬目前为文化大学国乐系专任副教授兼副主任,并担任台北爱乐青年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及台大交响乐团荣誉指挥,也是国内各职业乐团经常邀约合作的客席指挥家,并自2007年起担任两厅院音乐类节目评议委员。
台北爱乐合唱团
1972年创立,1983年起由杜黑教授担任艺术总监至今,现由古育仲担任常任指挥。1993年成立台北爱乐室内合唱团,每年皆获邀参与国际重要音乐节,并于台湾各地巡演,深耕推广合唱音乐。常与国内外主要乐团合作,包含台湾爱乐交响乐团、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台湾交响乐团、长荣交响乐团、台湾国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澳门乐团;客席指挥包括林望杰、吕绍嘉、简文彬、严良堃、瑞霖、赫比希、豪勒隆、贝尔纽斯、皮克特等,演出作品包括巴赫《B小调弥撒》、《圣约翰受难曲》、《圣马太受难曲》、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勃拉姆斯《德文安魂曲》、比才歌剧《卡门》、布里顿《战争安魂曲》、奥福《布兰诗歌》、亨德尔《弥赛亚》、莫扎特《安魂曲》、门德尔松《伊莱贾》、第二号交响曲《颂歌》、马勒第二、三、八号交响曲、威尔第《安魂曲》及华尔顿《伯沙撒王的盛宴》等;并于台湾地区首演洗星海《黄河大合唱》,钱南章《马兰姑娘》、《佛教涅槃曲》、《娜鲁湾》,歌剧《画魂》、《十二生肖》,许常惠歌剧《郑成功》,马水龙《霸王虞姬》、《无形的神殿》,金希文歌剧《黑须马偕》等。历年来出版多张专辑,多获金曲奖肯定。
2007年受台北市政府誉扬,订定捷运东区地下街七号广场为“台北爱乐合唱广场”,肯定本团对台湾音乐界的卓越贡献。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担任指挥,众多国际、国内优秀艺术家对合唱团进行艺术指导。团员由全国各艺术院校及海外学成的优秀学子经过严格选拔组成。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所属的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合唱团秉承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以歌剧、音乐会演出为主要任务,并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原创歌剧《西施》、《赵氏孤儿》、《运河谣》,中外经典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费加罗的婚礼》、《爱之甘醇》、《塞维利亚理发师》、《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假面舞会》、《弄臣》、《茶花女》、《奥赛罗》、《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卡门》、《托斯卡》、《图兰朵》等二十多部作品的演出。其展现的艺术水准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一致好评。作为国家大剧院驻院演出团体,合唱团先后出访新加坡、韩国、日本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演出交流活动,获得了广泛赞誉。
除了歌剧的演出外,合唱团还参演了许多大型声乐作品及主题音乐会:包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美丽中国》等。策划并力邀著名指挥泰斗严良堃等著名艺术家加盟打造精品系列合唱音乐会。演出曲目涵盖了世界著名合唱经典作品、各国民歌及世界经典歌剧片段。
合唱团成立至今与众多著名艺术家进行了合作,并获得了大师们的赞许: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曾说“能和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们合作,是我的荣幸”;指挥家洛林·马泽尔表示“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合唱团”;指挥家丹尼尔·欧伦排练后兴奋地表示“这是我见过的声音最棒的合唱团,虽然他们很年轻,但比很多欧洲的合唱团都要好”。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与合唱团合作演出的包括:著名导演弗朗切斯卡·赞贝罗、强卡洛·德·莫纳科、乌戈·迪安那、陈薪伊、曹其敬、廖向红,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丹尼尔·欧伦、耶欧·莱维、安德烈·利卡塔、严良堃、吕嘉、李心草、张国勇,著名歌唱家多明戈、里奥·努奇、茵瓦·穆兰、胡安·彭斯、布兰登·乔瓦诺维奇、弗朗切斯科·梅利、戴玉强、魏松、莫华伦、袁晨野、廖昌永、章亚伦、张立萍、迪里拜尔、孙秀苇、和慧、李晓良等,全年演出超过百场,为推动国家大剧院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是成立于1949年的国家级乐团,是中国广播艺术团所属的五个分团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和管理水平,历史悠久、成就卓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拥有近百人的演奏编制,气势恢宏。六十多年来,在我国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彭修文先生的积极倡导和不懈努力下,率先确立和奠定了以弓弦、弹拨、吹管和打击乐为基础的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基本构架,为民族交响乐队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当今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乐队基本构架模式已经被国内外许多民族音乐专业乐团广泛参照或采用。
六十多年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形式多样的演出给人们带来鼓舞、激励和美的享受,许多创作和演奏的作品已经成为常演不衰的经典保留曲目。乐团演奏和录制了几千部(集)的电影、电视、广播、磁带、CD等等,为我国的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六十多年的艺术成就中,乐团培养和造就了众多艺术家,不断涌现出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作为中国民族音乐著名艺术品牌、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以其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内涵。奏响亚洲和欧美,先后出访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进了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友谊,为中国民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贡献。
十二生肖 钱南章 曲 赖美贞 词
女高音:陈美玲
男高音:王典
男高音:穆福淳
台北爱乐合唱团交响合唱音乐会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