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演出介绍
30年前
1986年,年仅17岁的吕思清来到意大利的热那亚,代表中国参加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全球的小提琴演奏高手云集在这一极负盛名的赛事,都为了夺得那个已经空缺了12年的金奖。开始的时候,人们压根就没注意到这个普通的中国小伙子,经过了几轮艰苦的比赛,吕思清终于以初生牛犊的勃勃生气和高超技艺征服了苛刻而严谨的评委,创造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成为第一个获得空缺了12年金奖的亚洲人!从此便有人称他为“东方的帕格尼尼”。
30年间
作为获得帕格尼尼大赛首奖的东方小提琴家,吕思清一战成名,蜚声国际乐坛。成名后,他却更希望走出获奖带来的影响,他曾坦言:“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愿意表演帕格尼尼的曲子,担心成为一个标签,不能演奏其他风格乐曲。”所以在获奖后他又远赴美国著名的朱丽亚音乐学院,在那里继续深造八年。
吕思清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就开始了他的职业演奏家生涯。从他2岁听到《流浪者之歌》的时候,也许这一生就注定是一位四海为家的音乐流浪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吕思清都携着他的琴匣做环球演出,以他技艺精湛的演奏以及感人至深的音乐魅力感动了全世界近40个国家及地区的观众。他认为要成为一名高超的小提琴家,技艺只是初级的标准,“对我而言,从小到现在,修炼小提琴的过程就像是苦行僧,或者修道,以及吉普赛人的流浪生活。” 在他的脖颈左侧有一个茧,“如果没有这个痕迹就不是小提琴家了,”他说,“我现在每天都要练琴,常言道,‘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30年后
2017年是吕思清获得该项大奖30周年。11月2日,他将再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用音乐讲述他这30年间从年少的乐坛奇才蜕变为如今的艺术大师的传奇历程。
此次音乐会以一首帕格尼尼的《A大调奏鸣曲》开场,表达对这位小提琴鬼才的敬意。紧接着是巴赫的《d小调第二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之“恰空舞曲”。“恰空”是一种起源于墨西哥等西班牙殖民地的舞曲音乐,16世纪时传入西班牙,17世纪时开始在欧洲盛行,成为一种独立的器乐曲。巴赫的这部作品是他任职克滕时所作。巴赫没有帕格尼尼让人眼花缭乱的炫技,也没有勃拉姆斯的欲说还休,他“只用一个主题,就呼唤出了整个世界”。勃拉姆斯的《A大调第二奏鸣曲》创作于1886年。创作这部作品时,他在瑞士风景胜地疗养,美好的自然风光使他笔尖下流淌出的音乐充满诗情画意,并不像他的其它作品那样严峻。
下半场的开场曲目是吕思清演奏次数最多的《梁祝》。他学习《梁祝》的时候是在上世纪80年代,谱子是父亲手抄的,封皮上还写着寄语:“重新封订寄思清子用,望你将它演奏出神话般的传奇。”父亲对音乐的热爱和期盼,对吕思清影响深远。他演绎的《梁祝》融入了对中西方音乐的理解,将古筝、二胡等民族音乐的表现手法融入小提琴中,演出常常赢得经久不衰的掌声。
音乐会的最后三首曲目都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经典外国小品。《安达卢西亚浪漫曲》是萨拉萨蒂创作的四集《西班牙舞曲》里第二集中的第一首,全曲用安达卢西亚地方民间音乐素材写成,由于其旋律抒情如歌,也称之为浪漫曲。拉赫玛尼诺夫的《练声曲》作于1912年,原为独唱曲,题献给前苏联女歌唱家涅日达诺娃,作品中特有的俄罗斯旋律忧郁动人的,常被改编为各种器乐独奏曲。压轴曲目《A 大调波兰舞曲》由被称为“小提琴界肖邦”的维尼亚夫斯基所作,以波兰民族风格为主,是一部富有音乐性与挑战性的佳作。
艺术家
吕思清
作为第一位夺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之一——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吕思清无疑是当今乐坛最活跃的杰出中国小提琴家。他那美妙绝伦、激动人心的琴声早已遍布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洛杉矶好来坞碗型剧场、加拿大多伦多福特中心、渥太华国家艺术中心、蒙特利尔艺术广场、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威格莫尔音乐厅、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剧院、凡尔赛宫路易十四歌剧院、瑞士日内瓦维多利亚音乐厅、俄罗斯莫斯科音乐大会堂、克林姆林宫、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中心、日本东京三得利音乐厅、韩国首尔艺术中心、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中国国家大剧院、香港文化中心、台北音乐厅等世界著名的演出场所。吕思清以他激情洋溢的演奏以及无可比拟的音乐魅力赢得了全球超过四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观众,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位杰出的天才小提琴家”。
吕思清与洛林·马泽尔、瓦莱里·捷吉耶夫、艾度·迪华特、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劳伦斯·福斯特、梵志登、奥斯莫·万斯卡、余隆、汤沐海、吕嘉、水兰,谭盾,谭利华,胡咏言,张国勇,李心草,张艺,吕绍嘉、简文彬等众多世界及中国顶级指挥家合作过。而诸多国际知名乐团也与他多次合作,其中包括英国皇家爱乐乐团、英国爱乐乐团、哈雷管弦乐团、西班牙毕尔巴鄂交响乐团、瑞士伯尔尼交响乐团、挪威斯塔凡格交响乐团、巴黎室内交响乐团、萨尔茨堡室内乐团、纽伦堡交响乐团、阿斯彭节日乐团、辛辛那提室内乐团、好来坞碗型剧场乐团、华盛顿交响乐团、多伦多室内乐团、温哥华交响乐团、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俄罗斯爱乐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日本读卖新闻交响乐团、九州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此外,吕思清还频繁受邀参加世界各地顶尖艺术节和音乐节的演出活动,并受邀担任北京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艺术总监,耶胡迪·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评委。2016年秋季,吕思清在中国深圳创立了“吕思清·深圳福田国际弦乐艺术周”,特邀数位国际知名的弦乐演奏家和教育家,共同打造国内高规格的音乐节品牌。作为常年活跃在国际乐坛的独奏家,吕思清对室内乐也极其热爱。他于2012年携手著名大提琴家秦立巍和著名钢琴家孙颖迪创立了“美杰中国三重奏”,并很快成为享誉华夏的三重奏组合。
吕思清与包括飞利浦Philips、拿索斯Naxos、马可波罗Marco Polo及BIS在内的世界知名唱片公司合作出版过多张个人专辑。他使用六把斯特拉迪瓦里、瓜奈里、阿玛蒂意大利名琴演奏并与多伦多室内乐团合作录制的“维瓦尔第《四季》名琴版”,被权威乐评家称为“演绎与录音均属A+天碟级,是可遇不可求的无敌制作”。他还曾录制过五版《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其发行量数以百万,并被喻为当今最佳版本。吕氏的专辑“梦幻曲-吕思清浪漫小提琴曲集”1997年在香港发行后,即被台湾《音乐时代》《中国时报》评为每月最佳唱片、“音响论坛”年度最佳100张唱片。吕思清的演奏经常在包括美国《纽约时报》WQXR音乐台、芝加哥WFMT音乐台、波士顿WBGH电台、加拿大CBC电台、德国WDR音乐台、瑞士伯尔尼电台、日本NTV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亚洲电视、第四电台等全球众多电视台和电台中播出。
因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吕思清还获得过众多的社会荣誉,包括美国国会众议院荣誉证书、美国新泽西州“杰出亚裔艺术成就奖”、美国加州参议院荣誉证书、四次获得美国加州众议院执委会荣誉证书、万宝龙卓越艺术大奖、《中国青年》杂志“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个青年人物”之一、《北京青年报》形象大使等。美国加州Millbrae市将2006年9月16日定为“吕思清日”。近年来,他还曾应邀为中外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及首脑演出,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金、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前总统布什、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等。
吕思清1969年出生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他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八岁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破格录取,师从王振山教授,成为这所著名学府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学生,11岁被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选到英国他创办的天才音乐学校学习。1984年回国继续深造。19岁赴纽约朱丽亚音乐学院深造,师从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德罗希·迪蕾女士及姜孝先生。此外,吕思清除获得帕格尼尼金奖外,还赢得过北京、英国及美国等多个重要国际比赛大奖。
陈晓 钢琴
陈晓,青年钢琴家,毕业于德国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和德累斯顿韦伯音乐学院,24岁以最优成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32岁被评为中国音乐学院最年轻副教授。
曾获西班牙玛洛卡第五届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最高组第一名。屡次获得国际国内钢琴伴奏奖,如:2011年香港国际小提琴大赛,2012年德国施贝尔格国际低音提琴比赛,2013年紫禁城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2015年文华奖11届全国小提琴比赛等。
回国之后,陈晓在中国音乐学院醉心于艺术指导和室内乐工作的研究。发表了论文《专业院校室内乐教学的发展构想》,《关于培养管弦钢琴伴奏硕士研究生的设想》,《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施尼特凯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演奏分析》。2009年与何易教授共同录制了单簧管专业之《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名家讲堂》;2011年与侯俊侠教授共同发行了全球首张低音提琴中国作品《低音魅力》专辑。2013年出版了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管弦乐器系列教程的室内乐、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专辑,获得了全国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
因为精湛的演奏技术、细腻生动的音乐表现、丰裕纯熟的钢琴重奏经验,她与多位国内外著名演奏家有所合作,并备受赞誉。如吕思清,宋飞,吴碧霞,薛伟,金辉,宁峰,何易,刘蔓,著名单簧管演Alessandro Carbonare,Peter Wright,Ovanir Buosi,Florent Heau,低音提琴演奏家Eric Hansen, Roman Patkolo,法国双簧管演奏家David Walter等等。同时,她的独奏、室内乐音乐会也遍及众多国家和地区,包括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德国Meissen音乐厅等等,获得一致好评。
曲目
《A大调奏鸣曲》 帕格尼尼 曲
《A大调第二奏鸣曲》作品100号 勃拉姆斯 曲
亲切的快板
行板,平静地、活泼地
优雅的小快板,近似行板
《D 小调第二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之“恰空舞曲” 巴赫 曲
——中场休息——
《梁祝》(节选) 何占豪、陈钢 曲
《安达卢西亚浪漫曲》作品22号 萨拉萨蒂 曲
《练声曲》作品34号 拉赫玛尼诺夫 曲
《A 大调波兰舞曲》作品21号 维尼亚夫斯基 曲
吕思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