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小区楼下,碰到邻居李姐,她一脸愁容地跟我抱怨:“哎,我家孩子这次月考又退步了,数学才考了80多分,班上好几个孩子都考满分,这可怎么办啊?”
我看着她焦虑的样子,突然想起上个月在公园看到的一幕——有个妈妈带着孩子学骑自行车,孩子摔了好几次,疼得直哭,妈妈在旁边急得直跺脚:“你怎么就是学不会呢?人家比你小的都会了!”
说实话,听到这些话,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我们这一代父母,好像总是特别着急。孩子学走路慢了,着急;说话晚了,着急;上学了成绩不如别人,更着急。我们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问题是——人生真的只是一场比赛吗?
我儿子小时候说话特别晚,两岁多了还只会叫“爸爸”“妈妈”,小区里同龄的孩子早就能背唐诗了。那时候我也焦虑,甚至带他去医院检查,生怕有什么问题。
医生笑着跟我说:“有的孩子就是慢一点,但只要他在进步,就不用太担心。”
果然,到了三岁多,他突然开始疯狂输出,整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表达能力反而比很多孩子都好。
你看,孩子不是机器,不是输入指令就能立刻输出结果。有的孩子学得快,有的孩子需要多一点时间,但这不代表他们不行。
我们总爱说“别人家的孩子”——“你看隔壁小明,钢琴都考八级了!”“你同学小红,每次考试都是前三名!”
可是,我们忘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擅长数学,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孩子运动天赋好,有的孩子可能只是性格慢热。
就像花园里的花,有的春天开,有的夏天开,有的甚至要到秋天才绽放。你能说晚开的花就不美吗?
我有个朋友,以前对孩子要求特别严格,每天盯着写作业,周末排满补习班。结果孩子越来越沉默,甚至开始厌学。后来她试着放松一点,多鼓励少批评,孩子反而慢慢找回了自信。
孩子其实很敏感,他能感受到父母的情绪。如果我们整天焦虑、急躁,孩子也会变得紧张、害怕失败。相反,如果我们能放松一点,相信他,他反而会更有勇气去尝试。
我女儿小时候特别迷恋画画,但画得“乱七八糟”,我老公看了直摇头:“这画的什么啊,一点都不像。”
但我没拦着她,还给她买了各种颜料和画本。结果现在,她的画越来越有创意,甚至在学校拿了奖。
孩子需要的是尝试的机会,而不是我们替他决定“什么是对的”。哪怕他暂时做得不好,那也是他成长的一部分。
我们总希望孩子“成功”,但到底什么是成功?考上名校?赚大钱?还是过得开心?
其实,真正的成功,是让孩子找到自己的热爱,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有的孩子可能成绩一般,但他善良、乐观;有的孩子不爱学习,但他动手能力特别强;有的孩子内向安静,但他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些,都是他的闪光点。
最后,我想说——
养孩子就像种花,有的花开得早,有的花开得晚,但只要耐心浇灌,终会等到它绽放的那一天。
所以,别太焦虑了。你的孩子,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成长。
慢一点,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