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忍不住还得聊两句 万千惠。
《姐姐当家》,顾名思义这节目拍的就是主导型姐姐。
谢娜、董璇、王琳的社会影响力明显高于其他家庭成员,唯独嫁给知名音乐家的无名小女孩 万千惠,似乎从一开始就不属于节目定义里的“姐姐”。
那她的家庭“高位”是怎么塑造出来的呢?
节目一开头,三宝就放话现在是妻子当家挣钱,自己是个全职奶爸,一副做小伏低的贤夫姿态。
所以外界长期认定的“ 万千惠嫁给大25岁的丈夫是图其名利,不是因为爱情”的负面风评,如今终于被她以一个综艺自证和推翻,从此蜕变成“姐姐”了?
表面看上去是像那么回事,万千惠直播事业风生水起,公司规模达70人,前几年她还拿着自己的第一桶金给丈夫开了一场音乐会——
她成了三宝背后的“资本”。
而且,她还一直张罗着结束租房,要给这一大家子买一套大house,甚至还预留了三宝和前妻的女儿的房间。
俨然一副家中掌握经济命脉的女主人模样。
但她真的是一家之主了吗?
再细看,你会发现这个“姐姐的宝座”四处漏风。
靠 万千惠养家,并非因为她比三宝挣钱更游刃有余,而是因为有地位有人脉有能力的三宝根本不管这个家的经济,所以她不得不撑起这个家。
我累
同时,现实也证明了她的吃力,她尚未具备挣那么多开销的本事。
嘴上辛苦营造的姐姐形象,率先崩塌于直播公司的严重亏损,金额高达 1000万。
万千惠根本不会经营公司,行事柔软、糊涂,请了一个经理人后便全权交由别人打理。自己不懂的事找专业的人来做,本来思路也没错,但从经营现状来看,她连找对人这一步都潦草了。
仅靠她一人直播为主盈利项目的公司,人力竟达70人。
朋友周洲听完都疑惑脸+倒吸一口凉气
同时随着直播行业越来越卷, 万千惠直播间的利润也在下降。明星带货,一靠星光的号召力,二靠产品本身的吸引力。万千惠二者皆无。
她压根算不上真正的明星,这几年围绕她的主要新闻,除了充满争议的全裸婚礼迎宾照,就是无作品网红蹭戛纳红毯的词条。
口碑损耗了,水花却没有,连黑红都算不上。
她的直播间内容也被网友吐槽,自曝夫妻生活私密细节博眼球,卖玄学噱头的饰品割韭菜等,也是路人观感很一般甚至低俗。
但即便妻子被买房压力和公司亏损引发焦虑症,三宝的态度依然坚决:
- 三宝老师合作过那么多的明星,是否可以邀请到这个直播间来?
- 绝不。
他美其名曰自己提供情绪价值就够了(这点有没有真的做到也存疑),任何让他利用自身资源跟妻子共度时艰的举动他都不会做。
别问,问就摆烂说自己除了写曲啥都不会,他是艺术家, 不愿用才华、人脉兑换金钱,也 不懂资本那套blablabla。
什么妻子的工作我不懂、没兴趣、不添乱、没能力,翻译一下,就是妻子的辛苦我不关心,所以不去了解。
姐妹们记住,一个人只要有心,不会没有办法,不然都是借口。
好一个男人至死是少年的“清澈”灵魂哦
但你再进一步去看他们的生活日常,又发现并非三宝他不需要钱,不稀罕钱,他照样该花花该买买,同时又要凹出清高不世俗的姿态。
丈夫既要又要的结果,就变成了对妻子的剥削。
这种隐形剥削的更可怕之处,在于他给了妻子一个“一家之主”的虚名,让妻子承担各种实在的劳作付出时“显贵”,本质上他还是这段关系里的权力上位者,这个家只能以他为中心。
更让人扼腕的是,他精准拿捏了妻子的“要强”和自证心态,而万千惠正好就吃这一套,轻易就被架上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位置,如今哪怕意识到是陷阱,也骑虎难下了。
如今被太多利益捆绑住,“离不开你”不是欣赏,是咒语。
这段年龄和社会地位都极度悬殊的婚姻,早期一定会形成对弱势方的舆论压力。
加上彼时的万千惠还太年轻,对自己在社会和家庭的定位尚不清晰,做决定也容易浮于表面。
当外界都给她冠以攀附丈夫的罪名时,必然刺激她迫切想证明自己“不弱”,于是会处处强调自己才是“霸总”,三宝才是“娇夫”。
于是你就看到这段关系里,表面是大女人妻子主导一切,小男人丈夫配合所有的安排,但真相是任性的老男人“有理有据”地逃避责任,逞强的小女孩“有苦难言”地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在明知妻子公司亏损严重的情况下,三宝一边不愿出力帮她,还一边继续指望她掏空之前的赚到的钱继续为自己开音乐会。
还得意表示,现在他不需要听资本的意愿,他拥有主动权,因为他身后有妻子给他支持。
妻子为挣钱声名狼藉,身心俱疲,而他划清界限自认清高,置身事外——却最终成了这些钱的真正使用者。
真够荒唐。
他用这笔钱做的是所谓的追逐梦想,为中国歌舞剧做贡献的大事。可 万千惠就没有梦想吗?他的梦想就比 万千惠重要么?
第二场音乐会策划期间,三宝嘴上很甜,反复说的概念都是“我们的梦想”,实际上定的演员都是他认为的更有实力的演员,对妻子说的是——
你可以参与。
而当妻子为填亏空不得不放弃参与音乐剧项目,只能去直播还债时,他也只是口头说不同意,实际上依然没有真正参与解决资源问题。
甜言蜜语哄她,私下帮她一对一排练辅导,把利害关系用夫妻关系打掩护糊弄过去。
他根本没那么在乎妻子的音乐梦想,他只在乎他自己的。
万千惠为什么没有想到这层?
因为她给自己灌了叫“崇拜”的迷魂汤。
她对 三宝的崇拜是让人目瞪口呆的。
三宝确实有实力,但万千惠提到三宝的才华时,一直夸张地表示这是上天珍贵的礼物,绝对赞成老公不为金钱写曲的艺术坚持,声称挣钱的事交给自己来干, 开车时都要全程放老公的音乐。
她在婚礼上的誓词更是听得我毛骨悚然:
在她的语境里,三宝拥有神圣的光环, 所以她心甘情愿为三宝的才华献祭自己,这是她作为凡人的荣幸。
她,不像三宝的妻子,更像三宝的信徒。
看下来,能看出万千惠根本就不是什么姐姐,她已经丧失主体性。
她的自我价值,不是通过自我实现获取的,而是通过成为老公的祭祀品而存在。
有个细节,她反复和妈妈确认老公的才华,得到肯定回答时,她强调这样优秀的老公是她自己选定的,关键是这样优秀的男人对她好。
如果说她最初走进这段婚姻的考量,是一种以伴侣来辅助自我升级的思维,那她现在沦为帮对方赚钱的机器,根本就是背道而驰,导致自己的人生不进反退。
她需要通过优秀男人的青睐来确认自我价值,用别人的优秀来印证自己的优秀。
所以她通过婚恋关系强化自己的崇拜者的关联,以此确认自我身份,并用献祭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关联,诡异地以失去自我为代价确认自我。
事实上, 万千惠和 三宝恋爱时还是学生,年轻女孩在爱中带有崇拜并不罕见。
但当他们已经走进婚姻十年,被鸡毛蒜皮和残酷现实洗涤一遍,万千惠依然对 三宝保有这么高浓度的崇拜,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事实上,随着阅历增长,32岁的 万千惠也已经不是小女孩。对于丈夫在经济和家庭责任上的隐身,成为她牺牲自我的既得利益者却装傻的事实,并不再完全无知觉。
她隐隐约约感到委屈,她和朋友倾诉,说自己想怪三宝,但他似乎履行了应有的丈夫职责。可实际上所谓的履行职责,所谓的提供情绪价值,所谓的奶爸都不成立,孩子都是万千惠的妈妈在照顾。
朋友周洲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安慰性质,就说 万千惠焦虑出自公司经营问题,三宝没问题。
不,公司问题是直接问题,但深层的本质问题就是三宝。
可惜万千惠又迅速被安抚住了,收拾好自己又开始当三宝的挣钱工具人了。
积重难返,如今抽身是难,但我觉得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直戳要害,而不是给她打短期镇痛剂。
人要做困难但正确的事啊。
当然如果万千惠真的能一辈子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那别人也不能说什么。
看了节目之后写下这篇的我,并非要批判她,而是心疼她。
她其实很勇敢,她做选择的时候或许太年轻,但她一直切实地为自己选择的后果做承担,始终在积极地应对,哪怕手忙脚乱,但她没有逃避。
在这一点上,她确实是个“姐姐”了。
现实中,我认为还是要谨慎崇拜、甚至狂热任何人。
如果对方只是作为精神图腾, 用作激励自我的工具,是积极的合理的。
我们可以崇拜很多人,学习很多人,努力成为他们,链接他们。这是自我链接外界,充分利用外界滋养、丰富自身的好事。
但一旦崇拜变质成,用他们来确认自我存在,以与之绑定、牺牲为荣,就要警惕是不是已经丧失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主体性。
他们再优秀,都没有你自身珍贵。
即便是一个普通人,我们的勇气和机会,都有可能给自己的生命注入能量,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三宝的天赋,但每个人都有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的资格。
万千惠完全让渡了自己人生尝试的机会,这是比损失金钱、精力更令人惋惜的事,严重点说,这本质就是在让渡自己的生命。
此刻只想点一首《崇拜》送给万千惠。
希望她早日找到自我在三宝之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