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皮口街道大岭社区的农田里,农机轰鸣声交相呼应;党群共富超市里,收付款提示音此起彼伏。这些繁忙的声响,正是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踊跃参与的乡村振兴共富乐章。
“叮咚!您有新的订单!”大岭社区党群共富超市无偿帮助有需要的农户销售果蔬等农副产品,被大岭社区党总支书记董克仁形容为助农枢纽。“超市有3个特点:零差价销售,让农产品利润回流生产者;团购降本,降低农户春耕生产成本,减轻务农负担;金融赋能,‘连农e贷’已发放低息贷款80万元,解农户燃眉之急。”自2024年12月开业以来,党群共富超市已累计帮助50余户农户拓宽销路,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增长超8万元。
“超市是我们展示村庄改革创新成果的一扇窗口。”董克仁说,前些年村庄人口流失,存在土地撂荒现象,穷则思变,2011年社区开始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新路,成立大岭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动员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小田并大田。
村民迟忠玉是合作社的“铁杆粉丝”。土地入股年年有分红,自家散养禽蛋还搭上了合作社的顺风车,销路不愁。“2023年增收2000元,2024年又多了不少!”老迟朴实的话语里,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其实最近几年还有些村民在观望,毕竟谁也不敢把‘饭碗’交到别人手里。”董克仁理解村民的顾虑,于是创新推出了“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模式,还引入了农业保险托底机制。
前几年的一场大灾,让这个机制迎来了考验。那一年收成大受影响,但村民们依然拿到了保底收益。“保险公司赔的钱我们全部给了农户,合作社自己承担了损失。”董克仁说,“从那以后,群众对我们彻底信任了。”2024年,大岭社区571户农户全部入股。
“入社面积1110亩,出资总额295.5万元,每股1000元,我们还请了职业经理人开展生产经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董克仁掰着手指头算着,整治土地1000多亩,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通过“土地入股+农机服务+特色种养”打造出“貔子窝”等优质大米品牌,实现集体和周边400余户群众双增收。
村庄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源有限、人才短缺、发展动力不足是每个村庄都需要面对的共性问题。让各个村庄根据自身优势“握指成拳”,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普兰店区皮口街道共布局了150个党群共富责任区,成立了五大产业联合党委,454名党员精准结对带动2120名群众增收致富。
大岭社区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大岭社区联手八家村、果木园村和新台村共同构建了农机产业联合委员会,八家村和果木园村将各自农机以30万元的价值折价入股,新台村贡献两台先进收割机,同时还引入了无人机飞防作业项目,34台农机具成为服务田野的“钢铁乐队”,土地托管、“一喷多促”等专业服务覆盖托管土地2万亩,作业面积4.5万亩。
四个村庄,如同一个配合默契的四重奏乐团。2025年3月12日,皮口街道大岭社区(中心村)联合党委正式成立,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劲的“指挥力量”。春耕时节,联合党委高效统筹,组织20余户农机户组建“春耕服务联盟”。联盟奏响“检修+培训+帮扶”三部曲,20台车辆、30件农机具迅速焕发活力。
“为农户平均每亩减少种地成本260元,为入社人员带来了5万元的增收,2024年带动500余名群众人均增收超3000元,人均收入从10年前的不足万元增长到现在的2.9万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跃升至147万元,奏响了‘大岭强音’。”董克仁说。
据大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在各村组建8967个党群共富责任区,党组织领办创办440个合作社,聚焦本地特色农产品建立69个产业联合党委,动员115户企业与合作社搭建“社企联盟”,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扩大外联市场,去年以来,累计为村集体增收379万元,带动村民累计增收7829.8万元。
站在联合党委办公楼的露台上,董克仁望着连片的稻田和忙碌的农机很感慨:“党建联建就像一条纽带,把咱们四个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作 者 | 通讯员 安邦 刘常识 本报记者 华贤东
编 辑 | 刘琼
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稿件来源、作者;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微信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焦三农工作队伍聚力乡村振兴战略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xcgbbtg@vip.163.com